在端午節來臨之際,中國金威祝金威的朋友及家人幸福安康,萬事如意!
愿您“粽”是微笑,“粽”是快樂,“粽”是喜悅,“粽”是好運,“粽”是成功,“粽”是幸福,“粽”是美好。
為什么過端午?(不得不說的端午由來)
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五,秦軍攻破楚國都城,楚國滅亡。原楚國大夫、愛國詩人屈原聞訊悲憤交加, 卻又無力回天,于是作下絕筆之作《懷沙》,抱石投江,以身殉國。沿江百姓感其愛國情懷,將飯團、雞蛋等食物投入汨羅江,以免魚蝦食其身體。后這一習俗傳承至今,旨在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。如今,我國很多地方都有在端午之日劃龍舟、吃粽子、喝雄黃酒等習俗,但其根本,還在于緬懷這位兩千多年前的愛國詩人。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,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。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于異,下面為大家一一道來。
▼習俗1:賽龍舟
賽龍舟,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。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,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。他們爭先恐后,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。之后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舟以紀念之。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,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。
▼習俗2:吃粽子
端午節吃粽子,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。每年五月初,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、洗粽葉、包粽子,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。
▼習俗3:掛艾草
端午節當天,人們會在院門前和房檐下掛艾草或菖蒲,因為二者皆為中草藥,蚊蟲害怕這種味道,能起到驅蚊的效果。
▼習俗4:栓五彩絨繩
五色絲線,傳統節日習俗,一般在端午節佩戴五色絲線以辟邪。中國古代崇拜五色,以五色為吉祥色。因而,節日清晨,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、腳腕、脖子上拴五色線。系線時,禁忌兒童開口說話。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,只能在夏季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里。據說,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蝎類毒蟲的傷害,扔到河里,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、疾病沖走,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。